js09999金沙: 2025年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怎么样?
一、专业属性
名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层次 | 本科(普通) |
国家特色专业 | 是 |
专业类型 | 工学 |
专业类别 | 计算机类 |
年限 | 四年 |
二、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一、学制,学位
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
2.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前沿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原理,具有设计、开发和应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跟踪计算机前沿领域发展的洞察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担当精神,具有终身学习能力;
4.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服务行业部门从事复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教学、科学研究、设计、研发、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也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成为具有良好学术基础和研究潜质的科研后备人才;
5.毕业五年以后可以成为计算机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和技术中坚。
三、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肷⑹,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体系结构与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导论,人工智能原理,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
四、培养特色
以数理为基。匀斯ぶ悄芪较,以培养科学素养、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面向系统,兼顾应用,软硬结合,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并重。培养在计算机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良好学术基础和研究潜质的科研后备人才。
五、毕业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应达到如下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
1.1 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1.2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工程基础知识,了解通过计算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并遵循复杂系统开发的工程化基本要求。
1.3 系统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系统等方面内容,具备理解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机问题求解。
1.4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等用于解决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判别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分析计算机系统优化方法。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针对一个系统或者过程进行抽象分析与识别,选择或建立一种模型抽象表达,并进行推理、求解和验证。
2.2 能够根据给出的实际工程案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
2.3 能够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对系统的要求进行需求分析和描述。
2.4 能够针对具体的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的多种可选方案,进一步根据约束条件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给出具体指标和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软件系统,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从数字电路、计算机组成到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
3.2 能够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算法设计及进行算法分析和评价。
3.3 在掌握基本的算法和硬件架构基础上,理解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各类系统的概念、原理。
3.4 在充分理解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的基础上,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或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软硬件系统、模块或算法流程,并能够进行模块和系统级优化。
3.5 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过程中,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考虑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相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建立软件模型、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具有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相关的工程基础实验验证与实现能力,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解释与对比分析,给出实验的结论。
4.2 针对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根据解决方案进行工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具有系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经历。
4.3 针对设计或开发的解决方案,能够基于计算机领域科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并能够通过理论证明、实验仿真或者系统实现等多种科学方法说明其有效性、合理性,并对解决方案的实施质量进行分析,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利用形式化方法完成复杂软件系统的分析、预测、模拟、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及其他资源或信息检索工具,进行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专业重要资料与信息的来源及其获取方法。
5.2 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建模、模拟或解决过程中,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软硬件及系统资源、现代工程研发工具,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5.3 能够分析所使用的技术、资源和工具的优势和不足,理解其局限性。
5.4 能够采用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对软件进行测试和验证,并能够给出应用和维护方案。
5.5 能够用形式化模型和文档等形式呈现计算机系统解决方案和成果。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领域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掌握基本的社会、身体和心理健康、安全、法律等方面知识和技能,了解计算机领域活动与之相关性。
6.2 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开展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思考和评价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3 理解计算机相关领域工程实践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信息化相关产业及其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个人的责任。
7.2 了解信息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3 正确认识计算机工程实践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贡献和影响,理解用技术手段降低其负面影响的作用与局限性。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掌握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 理解计算机领域相关的职业道德,具有健康的体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8.3 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计算机项目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正确认识自我,理解个人素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团体意识。
9.2 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角色在团队中的作用,能够在团队中做好自己所承担的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等各种角色。
9.3 具备多学科背景知识,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与团队成员沟通,了解团队成员想法,并能够协调和组织。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复杂计算机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针对计算机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10.2 对计算机领域及其行业的国际发展趋势有初步了解,了解计算机专业相关的技术热点,并能够发表看法。
10.3能够就计算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等方式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复杂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一定的计算机项目管理能力。
11.1 掌握工程管理原理、经济管理与决策等知识。
11.2 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过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11.3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备初步的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与能力。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背景,以及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12.2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认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通过学习并消化吸收和改进,进行自身发展。
12.3 能够主动听取各类讲座,学习并适应新的热点或者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表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
毕业要求1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六、修业指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研发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本专业基本学制四年,允许在3-7年的弹性学制内完成学业。本专业课程共设置6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必修课,通识类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完成的总学分不少于165学分,且满足各相应模块的修业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必修课为全校学生必修课程,计30学分。
2.毕业前至少取得14个通识类选修课程学分,其中在“创新与创业”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艺术与审美”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历史与文化”模块至少选修2个学分;在“运动与健康”模块至少选修1个学分,即学生须在三年级、四年级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合格及达到校园跑规定里程及次数后获得“大学体育5”0.5学分、“大学体育6”0.5学分,经学校批准在三、四年级参加交换学习或因身体原因无法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可免修该两门课程。通识核心课程累计不少于2学分。
通识类选修课可在全校性通识类选修课程、经教务处认定的大学城互选课及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选修。
3.学科基础课是本专业全体学生必修的与专业有关的基础课程,计22学分。
4.专业必修课是本专业全体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计41学分。
5.专业选修课在毕业前必须选修不少于25学分的课程,其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设计与分析,IT项目管理,Unix/Linux 操作系统分析,云平台与大数据,机器人导论,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嵌入式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为优先选修课程。选修专业选修课时,若选修开设了独立实验课的理论课程,必须选修相应的实验课程。
6.本专业全体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完成33学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所有实践项目,其中“毕业设计(论文)”总周数15周,第四学年第1学期安排2周,第四学年第2学期安排13周。
7.至少累计获得9个第二课堂学分方能毕业,其中至少取得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2个学分,至少取得创新与创业实训实践 2 学分 ;至少取得体育运动与审美体验 2 学分;至少取得劳动教育课程 2 学分 。
点击查看“广州大学”更多信息。
高考相关资讯
一、西华大学最厉害三个专业?西华大学最厉害的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些专业不仅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而且在学术水平、师资力量和就业前景等方面表现突出。二、
一、一虎不河打一动物?答案:龙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十二生肖有很多传神的小故事和成语,比如:九牛二虎 对牛弹琴 九牛一毛
湖南历史类373分,可以报考例如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一、广东省有哪些大学?广东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其中,中山大学是广东省内报考的热门院校,也是十分优秀的一所院校。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
- 内蒙古哪些大学有国民经济管理专业_2023年更新
- 西藏哪些大学有国民经济管理专业_2023年更新
- 广东哪些专科(高职)有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_2023年更新
- 广西哪些大学有国民经济管理专业_2023年更新
- 湖南哪些大学有伦理学专业_2023年更新
- 2023年丽水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 2023年菏泽学院法律事务专业怎么样?
- 2023年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怎么样?
- 2023年菏泽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怎么样?
- 2023年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怎么样?
- 2024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在湖南最低录取分数线:369分
- 2024年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在江西最低录取分数线:381分
- 2024年银川能源学院在北京最低录取分数线
- 2024年银川能源学院在天津最低录取分数线
- 2024年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广西最低录取分数线
更多>
- 考研跨考有什么限制?民办二本能考研吗?
- 考研跨考有哪些难点?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就业方向?
- 运动训练考研就业前景好吗?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怎么选择?
- 考研跨考哲学的难度?林学专业容易上岸的大学怎么选择?
- 考研运动训练专业就业前景?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容易上岸的大学怎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