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09999金沙

js09999金沙: 2025年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来源:掌上高考 2025-03-12 16:17:5815931

一、专业属性

名称储能科学与工程
层次本科(普通)
国家特色专业
专业类型工学
专业类别能源动力类
年限四年

江苏大学主图


二、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简介

Q1: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储能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能源的储存”技术问题, 涉及抽水蓄能、氢能存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相变储能等技术内容,研究各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储能材料设计,以及各类储能电池的制备、储能系统管理策略,学习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优化和控制方法。本专业整合物理、化学、材料、能源动力、电力电气等多学科、多领域,通过交叉融合,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Q2: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将致力于培养,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储能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拥有数学、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背景,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氢能存储与利用等相关领域及产业中,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工程设计、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制造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Q3: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核心课程包括储能材料基础、流体力学、储能系统及技术、电化学储能原理、抽水蓄能控制、储能热流基础、储能科学与工程导论、工程热力学、氢能与燃料电池、传热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电化学储能原理、储能系统及技术、抽水蓄能控制等。专业选修课包括锂电池前沿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电池热管理、纳米材料与能源等。这些课程涵盖了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Q4: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由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追求清洁高效能源的深刻转变。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必将导致国内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热爱储能技术,同时拥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其次,储能领域的涉及面较广,学生需要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包括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化学、机械制图、流体力学等。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工程推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善于思考和独立思考;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与他人合作;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善于探索和尝试新的领域。这些特质将帮助他们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成功并为清洁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Q5: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储能科学工程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专业,许多领域的知识无法完全涵盖于现成的教科书上,而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和具体的实践学习来深入了解。江苏大学拥有大量的藏书和文献资源,以及良好的学习环境,供学生自由查阅。另外,江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及孚能科技、利信能源等行业内骨干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供本专业的学生在此类储能技术产教融合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工作挑战。

Q6:江苏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基于哪些学科建立的?

专业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科,与校内的能源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及汽车学院联合设立,通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化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建立起了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体系。

Q7: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在“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发展可再生能源是重中之重,而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多为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资源有着间歇性和不稳定的特点,利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并且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衡。储能技术是指将电能进行储存,在需要时输出能量,不仅解决了太阳能、风能使用时的波动性,还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储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也使得储能领域的人才需求快速、大幅增长。对于抽水蓄能和电化学储能中存在的低容量、低集成度,以及分布式储能等关键科学问题,各类新型电池、相变储能等基础理论问题,都需要足够先进、成熟的储能技术来解决。

Q8: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怎样的实践培养模式?

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全国储能企业等资源,建设储能技术产教融合联合体,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产教研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

Q9: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服务于氢能与燃料电池、储能电池、抽水蓄能三大产业,围绕实现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降低储能成本、解决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问题,大力培养技术研发型和产业应用型储能专业人才。我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进入储能行业,成为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进入与储能领域相关的设备、高科技材料、信息、清洁能源、环境等行业科研机构。本专业培养的储能专业人才有不少在国内外读研继续深造,成为储能领域“高精尖缺”人才。总之,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能源领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Q10: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参加“挑战杯”、“互联网+”、“星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等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另外,本专业还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丰富科研经历。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习激情,充实学业生活,为将来的就业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知识储备。


点击查看“江苏大学”更多信息。

高考相关资讯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办法 2024-04-01

  北京服装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遵循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1号)和《北京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关于做好2024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

山东2023年高考报名考生98万人 2023-06-02

  2023年山东省高考报名考生98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6万人,夏季高考72万人。   参加夏季高考统一考试考生67万人,比2022年增加7万人。   山东省2023年夏季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举行

贵州理科高考536分能报考哪些大学? 2023-03-03

贵州理科536分,可以报考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院校。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甘肃省的招生计划? 2023-03-22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甘肃省有招生计划,其中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6、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为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招生人数为6、地质类专业招生人数为12、地质类专业招生人数为5。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招生有什么区别? 2023-03-28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是两种重要的特殊招生类型,不少家长和考生有很多疑问,这两种招生方式有哪些不同?考生又该怎么选择?掌上高考梳理了它们的异同点,希望大家可以综合评估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招生方式。

考研最新文章

更多>

  • 考研专业课资料在哪买?政治多选择题学习方法?
  • 考研二百多分有必要二战吗?选择考研复习资料注意什么?
  • 考研成绩除了自己别人可以查到吗?成绩查询方式?
  •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怎么样?在哪个校区?
  • 华东政法是不是双一流?是五院四系吗?
js09999金沙【科技】有限公司